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

手机

密码

注册 忘记密码?
勐海县云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你的茶,可以很大牌
查看详情
- ALL FOR TEA -
新闻中心
NEWS
公司一贯秉承"真诚服务顾客 信用永远第一"的经营理念
创新茶树栽培技术,引领茶园建设科学发展
来源: | 作者:云茶科技 | 发布时间: 2565天前 | 153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云南是茶树起源地,认识与利用茶叶的历史悠久,但栽培技术落后

云南是茶树起源地,认识与利用茶叶的历史悠久,但栽培技术落后。新中国成立前,全省茶园为顺山坡、棵对棵的“满天星”种植,是高蓬的株式茶园,每亩植株在100300株左右,面广株稀,管理粗放,单产低。

民国二十七年(1938),云南省思普茶叶试验场在南糯山成立,采用等高条栽技术建立新茶园,开云南科学种茶之先河;新中国成立后,省政府在原思普茶叶试验场的基础上,组建省农林厅茶叶试验场(今省茶科所)。1951年,省茶科所对西双版纳州的荒芜茶园进行调查,提出芟除茶园杂草、清理寄生枝和过度的护荫枝等技术措施在全州推行,到1953年,西双版纳州茶园面积迅速恢复到83000亩,茶叶产量由1950年的2809担上升到11440担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,在全省迅速推广荒芜茶园恢复生产技术措施;19521966年,开展低产茶园台刈、环状剥皮、中耕施肥、补植、整枝、防治病、虫、草害、合理采摘等综合试验,总结出改土、改树、改园“三改”技术措施在全省推广应用。

根据云南大叶种的生物学特性,开展种植模式创新研究,1951年~1957年进行等高带状条栽试验示范,行距1.52米,株距0.5米。单条种植,每亩8001200株,人工修剪,控制成丛状灌木,这是云南茶树种植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。与此同时,开展茶树等高开梯条栽试验示范,茶园经过坡改梯、挖种植沟、表土回沟、施基肥,种植密度按行距1.5米,株距0.5米,单行双株或单行单株种植,每亩8001600株左右。种植方式和种植质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;1958年开展茶园密植栽培试验,19756月,全省茶叶科技座谈会在勐海召开,总结密植栽培经验。197910月,省农业厅等有关部门在元阳召开“新茶园密植、速成、高产学术讨论会”,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总结,形成密植、速成、高产栽培技术:种植密度行距1.51.6,双行或三行条栽,小行距与株距0.33米~0.4米,每亩45005000株,采取配套的深耕、施基肥、定型修剪、防治病虫害、合理采摘等栽培措施,在全省茶区示范推广150多万亩,推动了茶叶生产向现代化方向发展;1986年,在全国率先提出按生态学原理和生态规律建立多成分、多层次、多功能、结构稳定、系统平衡和具有稳定持久的经济、生态、社会效益的生态茶园理论和技术措施,在勐海县南糯山、江城县牛洛河、澜沧县惠民等示范推广16万亩;2002年开展有机茶栽培试验示范,编写出版了《云南有机茶生产规程》,在全省推广有机茶园面积4000余亩。

几十年来,省茶科所不断创新栽培模式,在引领云南茶园建设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,为提升云南茶叶生产地科技水平做出了贡献。

 
作者:石照祥  杨劲松 发表于2009年《版纳报普洱茶周刊》